每年三四月份,重慶市巫山縣曲尺鄉(xiāng)脆李園的萬畝李花競相綻放,長江兩岸被潔白的李花“鋪滿”,宛如春雪灑在山頭。前來賞花的游客絡繹不絕,曲尺鄉(xiāng)村民孫美玲的農家樂也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的時候。
“自打李花開放,我們店里的生意就非?;鸨罡咭惶炷苁杖?萬多元。來賞花的游客不僅有市里的、外省的,還有一些外國友人。”孫美玲一邊給客人上菜一邊說。
在重慶市巫山縣曲尺鄉(xiāng),游客在脆李園內賞花游玩。新華社記者唐奕 攝
“曲尺鄉(xiāng)脆李種植歷史悠久。但是以前,鄉(xiāng)里種脆李只是為了賣果子,村民們收入來源較為單一。由于脆李保鮮期短、不易長期儲存,村民最多只能把脆李拉到巫山縣城去賣?!鼻哙l(xiāng)黨委宣傳委員紀世明說,以李花為媒,把游客引進來,由他們把美景宣傳出去,是巫山脆李走出三峽的方法之一。
近年來,巫山縣將脆李產業(yè)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,舉辦了多屆李花節(jié),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“農旅互動”之路。為了提升游客游玩體驗,每年李花節(jié)期間,巫山專門開行“賞花游輪”,讓游客跨越山川阻隔,一睹美景。
來自湖北武漢的攝影愛好者劉雪梅說:“來之前,我聽說巫山李花都在山里,本來還擔心交通問題。現在我們乘坐游輪,可以直接從縣城到達李花觀賞點,一路上還能從不同的角度拍攝三峽風景,旅行體驗很好?!?/p>
重慶市巫山縣曲尺鄉(xiāng)長江兩岸李花盛開。新華社記者唐奕 攝
隨著脆李園變成了游客“打卡點”,曲尺鄉(xiāng)也抓住機遇,完善配套設施,發(fā)展鄉(xiāng)村旅游業(yè)態(tài)。
曲尺鄉(xiāng)黨委書記盧家慶介紹,以李花節(jié)為契機,曲尺鄉(xiāng)推動“鄉(xiāng)村變景區(qū)”“果園變樂園”,帶領當地居民打造農家樂、民宿等業(yè)態(tài)。目前曲尺鄉(xiāng)共培育高端民宿15家、農家樂40家,年均接待游客約10萬人次。
李花開后幾個月便是脆李成熟的時候,那時巫山的“水陸空”都會熱鬧起來。巫山脆李長于深山,且果子比較脆弱,若運輸時間過長,口感將大打折扣,物流難題一度阻礙脆李走出三峽。如今除了船運和陸運,巫山脆李還能乘坐無人機“飛”出大山。
從重慶市巫山縣曲尺鄉(xiāng)起飛轉運脆李的貨運無人機降落在重慶巫山機場。 新華社記者黃偉 攝
去年,巫山脆李首次采用“空空聯運”模式運輸。無人機裝載著巫山脆李從曲尺鄉(xiāng)起飛,抵達巫山機場后,再由專機運往其他省市。相較“陸空聯運”,“空空聯運”的轉運時間由1小時縮短至8分鐘,既保障了脆李品質,又節(jié)約了成本。
巫山縣交通運輸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,以前巫山脆李“出山”運往南京、上海等城市,走陸路通常要四五天到達,而“空空聯運”能讓巫山脆李實現“8分鐘轉運、24小時送達”。
現在,巫山脆李在不開花、不結果的時段,也能走出三峽。近年來,巫山加快引進生產企業(yè)、建設國家脆李技術創(chuàng)新中心,研發(fā)出脆李酒、脆李面膜等一系列衍生產品,延長了脆李的價值鏈。目前,巫山脆李種植面積已達30萬畝,綜合產值約21億元。(新華社記者趙佳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