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30日,記者從市農業(yè)農村委獲悉,今年我市已累計交易1910畝高標準農田新增耕地指標,實現(xiàn)收益1.26億元。
據介紹,截至去年,我市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885萬畝、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200萬畝,為提升耕地質量和糧食產量奠定基礎。
為解決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不足的問題,2021年我市在全國率先建立高標準農田新增耕地“生產、核定、交易、分配、再投入”政策體系,通過重慶市土地交易所線上平臺變新增耕地指標為資產,以填補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缺口?!爸笜私灰撰@得的收益,在扣除中央、市級高標準農田補助資金之外的建設投入和技術工作經費后,市、區(qū)縣再按3∶7進行分配,達到‘以地養(yǎng)地’目的?!笔修r業(yè)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說。
以永川區(qū)金龍鎮(zhèn)洞子口村、仙龍鎮(zhèn)金寶山村為例,兩個村通過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,按照“改大、改水、改路、改土”要求,共計新增耕地343余畝。前不久,通過市土地交易所線上平臺,新增耕地指標共獲得收益2574萬元。按比例分配,當?shù)孬@得收益的七成資金1754萬元,將全部反哺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。
“這種模式可實現(xiàn)高標準農田從‘只用錢’到‘能生錢’的轉變,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高標準農田投入不足問題。”該負責人說。(新重慶-重慶日報記者 趙偉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