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六日,渝中區(qū)朝天門,新加坡凱德集團在全球的第九座來福士項目開門迎客。 記者 崔力 攝
2018年12月30日凌晨,利用中新(重慶)互聯互通項目和自由貿易疊加優(yōu)勢,重慶航空引進的第五架空客A320neo飛機抵達江北國際機場。 (重慶航空供圖)
2016年7月6日拍攝的正在擴建的重慶能源集團安穩(wěn)電廠二期工程。該項目為重慶與新加坡首個電源合作項目。 特約攝影 陳星宇
重慶至新加坡東盟班車線路。該線路開行后,重慶東盟公路班車就實現了中南半島國家全覆蓋。(資料圖片)
制圖/喬宇
核心提示
中新(重慶)戰(zhàn)略性互聯互通項目展廳簡介
2015年11月7日,在習近平主席和李顯龍總理的見證下,中新兩國政府在新加坡簽署《關于建設中新(重慶)戰(zhàn)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的框架協議》及其補充協議,項目正式啟動實施。
項目以“現代互聯互通和現代服務經濟”為主題,將金融服務、航空產業(yè)、交通物流和信息通信作為重點合作領域。
為集中展示中新(重慶)戰(zhàn)略性互聯互通項目啟動近四年來取得的積極成效,中新雙方共同出資,重慶市中新示范項目管理局牽頭,在重慶設立了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展廳。
展廳位于朝天門廣場來福士T4N一層,面積近600平方米,主要分為項目合作背景、合作領域、愿景展望三部分。
展廳展示內容以中新(重慶)戰(zhàn)略性互聯互通項目的背景起源、特點內涵、進展成績、發(fā)展愿景為重點,全面介紹中新(重慶)戰(zhàn)略性互聯互通項目整體情況。展廳展示形式以文字、圖片、視頻為主,現代化聲光電集成技術為輔,確保展示內容重點突出、條理清晰、生動形象。
“4+N”合作領域
金融服務領域
——融資成本,有效降低。
截至目前,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,跨境融資項目累計落地107個、金額約109億美元(重慶市69億美元,西部其他省區(qū)40億美元),融資成本比國內低約1.4個百分點。
——機構互設,加速落地。
中新雙方在渝合作設立中銀富登村鎮(zhèn)銀行、中新基金、普洛斯小貸等各類型中新合資或獨資金融機構。
促成華夏銀行中新互聯互通運營中心在渝設立。
推動重慶博恩集團獲批新加坡匯款牌照。
——業(yè)務合作,不斷創(chuàng)新。
平臺搭建:中新金融峰會、金融支持“陸海新通道”推進會議、中新REITs會議。
雙邊授信:重慶地方法人銀行機構,包括重慶農商行、重慶銀行、三峽銀行,與新加坡銀行機構,包括星展銀行、華僑銀行、大華銀行一起,雙邊授信總額達400億元。
產品創(chuàng)新:在中新互聯互通框架下,重慶方面有中西部地區(qū)首個赴新加坡上市不動產信托(REITs)、中西部地區(qū)首筆“信用證結算+海鐵多式聯運”貿易融資、全國首筆跨境資產轉讓業(yè)務等案例。
航空產業(yè)領域
——航線頻密,運力增強。
雙方以打造渝新航空“雙樞紐”為目標,打造高效便捷的“渝新快線”。渝新直航航班從2015年的每周5班增至2018年的14班,旅客吞吐量由4.5萬人次增至19.3萬人次。
利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和自由貿易試驗區(qū)政策疊加優(yōu)勢,中銀航空租賃有限公司以保稅融資租賃模式為重慶航空公司引進7架空客A320neo飛機,增強了重慶主基地航空公司運能運力。
——機場合作,提升服務。
重慶機場集團和新加坡樟宜機場出資組建中新(重慶)機場商業(yè)管理有限公司,引入樟宜機場管理理念,經營重慶江北機場餐飲、零售等非航業(yè)務。
同時,重慶機場集團和新加坡樟宜機場啟動實施了人才培訓計劃,計劃在4年時間內,由重慶機場集團分批派送100名員工到樟宜機場培訓,提升員工服務水平。
——打造基地,集聚產業(yè)。
啟動建設占地12.5平方公里的中新航空產業(yè)園,包括綜合服務區(qū)(2.8平方公里)、維修制造區(qū)(4.2平方公里)、物流集聚區(qū)(5.5平方公里)。
交通物流領域
——通道建設,聯動陸海。
依托中新互聯互通項目三級合作機制,重慶聯動西部省區(qū)和新加坡等東盟國家,通過區(qū)域聯動、國際合作創(chuàng)新探索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,目前通道已經通達全球6大洲,84個國家,200個港口。
2017年4月28日-2019年9月30日,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累計開行1349班,到發(fā)集裝箱68330標箱。
——多式聯運,創(chuàng)新示范。
集聚重慶鐵、公、水、空多種運輸組織方式的比較優(yōu)勢,利用新加坡在交通物流領域的先進經驗和網絡資源,中新雙方合作打造中新(重慶)互聯互通多式聯運示范項目。
項目采用“1+1”合作模式,由中新雙方共同推動優(yōu)質重點企業(yè)投資成立市場化運作的重資產公司、輕資產公司,負責項目具體落地工作。
——智慧物流,賦能增效。
中新企業(yè)通過信息交互、資源共享、數據分析、標準控制等,推動開展國際貿易“單一窗口”、冉晟科技智配聯盟平臺、中新國際冷鏈產品貿易平臺等項目合作。
信息通信領域
——合作機制及生態(tài)。
重慶市大數據應用發(fā)展管理局、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(fā)展局、新加坡企業(yè)發(fā)展局合作完善信息通信技術創(chuàng)新合作機制,設立中新信息通信媒體聯合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資金,并創(chuàng)建了中新(重慶)信息通信創(chuàng)新合作聯盟。
——中新(重慶)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。
雙方共建中新(重慶)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,作為中國與各方打造信息高速路的重要組成部分。這條數據通道,批準總帶寬為260Gbps,時延約70-80毫秒,比互聯網降低75%,丟包率為0.5%,比互聯網降低80%。
企業(yè)合作
新加坡恩士訊科技、新加坡睿畜電子科技、新加坡浮游科技從智慧城市規(guī)劃、智慧畜牧、智慧旅游等方面與重慶進行合作。
新科工程電子在渝建設西部總部和科技研發(fā)中心。
萬國數據在渝建設重慶數據中心。
新加坡Handshakes與重慶譽存科技合作開發(fā)中新企業(yè)大數據服務平臺。
新加坡VeriTAG和重慶云郵天下合作開設一七閃電無人超市。
其他領域合作
重慶萊佛士國際醫(yī)院、中新腫瘤醫(yī)院,新加坡國立大學重慶研究院、重慶與新加坡方面簽署技能人才培養(yǎng)與國際交流合作諒解備忘錄、重慶來福士、新加坡能源集團供給項目、勝科集團安穩(wěn)電廠。
2018年9月,重慶市委組織部與新加坡外交部技術司簽署《領導干部培訓合作諒解備忘錄》;今年6月,首批培訓在新加坡公共服務學院實施。
記者 陳鈞 楊駿 整理